各有关单位:
现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2025年锡林郭勒盟北疆文化建设项目,并就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情况
(一)项目名称
1.《锡林郭勒盟文化品牌构建路径研究》(重点项目),课题针对系统梳理锡林郭勒盟文化资源和价值评估,对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进行梳理分析,对锡盟文化品牌构建要素、品牌定位、形象塑造及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等开展研究。
2.《锡林郭勒盟冰雪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课题针对如何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锡林郭勒盟冬季文旅资源、人文资源,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开展研究。
3.《锡林郭勒盟兵团文化研究》,课题拟从阐释兵团文化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兵团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在推进社会治理、促进民族团结和增强文化认同作用方面开展研究。对于推动锡盟北疆文化建设,助力锡盟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护边驿站与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针对如何通过持续建设护边驿站,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社会治理能力的深度融合,结合着力打造“一廊一带四个基地”,推进创建并保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开展研究。
5.《北方农牧交错带“三交”史实发掘和现实价值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课题立足锡林郭勒盟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独特区位,梳理锡盟考古遗存、历史文献、民俗传统等,探索“三交”史实对推动新时代边疆治理、区域农牧文旅融合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和现实价值。
(二)选题说明
1.所有选题须按选题说明原题进行设计研究,不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项目组设计申报内容及后续开展研究均不得脱离选题要求。
2.选题1为重点项目,请按重点项目设计;选题2至选题5为一般项目。
(三)资助金额
重点项目每项资助经费8万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
二、申报资格
(一)项目主持人一般应当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作。重点项目主持人一般应当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研究能力。一般项目主持人一般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学历,或同等研究能力。
(二)项目主持人只能申报一项研究项目,同时可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主持人申报的一项项目;非项目主持人最多可参与两个项目的申报。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承担自治区社科联基金项目尚未结项或上一轮结项未达到良好以上等级的;以相同或相近题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部委项目、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和自治区厅局项目资助的。
三、结项要求
重点项目以正规出版专著为结项形式,周期为18个月。一般项目以研究报告形式结项,周期为8个月。所有项目如无特殊情况不支持延期。
以研究报告形式结项的:重点项目在规定期限内提交4万字以上的研究报告和1篇4000字左右的决策咨询报告;一般项目须在规定期限内提交2万字以上的研究报告和1篇4000字左右的决策咨询报告。研究报告须通过结项专家组审核,决策咨询报告须达到组织单位要求。
以出版专著形式结项的:重点项目在出版前提交不低于15万字、一般项目不低于8万字的符合著作规范的学术专著。经自治区社科联同意后公开出版。
公开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或向有关领导、决策部门呈送时,应标注“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开出版专著应在显著位置标注。
四、申报材料和期限
(一)申报材料
1.纸质材料:《申请书》(附件1)一式2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论证活页》(附件2)一式7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选题编码及名称、申报题目、成果形式要与《申请书》完全一致。不得在论证中涉及单位及个人信息,一经发现,取消评审资格。
2.电子材料:将《申请书》《论证活页》及汇总表发送至280454412@qq.com。
(二)申报人于2025年9月24日前,将纸质材料报送至本部勤政楼505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
五、注意事项
论证活页首页右上角“项目登记号”无需填写。
联系人:白通拉嘎 1384851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