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社科动态

2025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研修班”在我校举办

[日期:2025-11-04]

微信图片_20251012171014_360_3


101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社科处、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的2025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研修班”在我校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杨婷,校社科处处长刘伟出席开班仪式并分别致辞。


P1129062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研培院校,自2020年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直接指导下,成功举办了“江格尔”“木雕制作技艺”“好来宝”“马具制作技艺”“蒙古族刺绣”“剪纸”“弓箭制作技艺”“北疆民族服饰传承与创新(蒙古族、达斡尔族)”“胡仁乌力格尔”等9期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班,对提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团结合作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非遗实践能力和保护传承创新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仪式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杨婷在致辞中指出,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10年来,此项计划工程已成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我区实施该项计划以来,目前有3所院校为国家级参与院校、10所为自治区级参与院校,先后举办百余期研修班、培训班,培训5000余名学员,延伸覆盖1万余人次。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主要针对传统工艺、表演艺术类项目进行系统研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被文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部认定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自2000年至今内蒙古师范大学已先后承办了9期研培或研修班,2024年再度被认定为20242025年度国家研培院校,在以往的研培计划实施考核中获得优秀或良好等次,对提升我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群体的整体素质、传承技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参加这次研修班的各位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再接再厉,守正创新,不断丰富传承内涵,担起保护传承非遗的重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为乡村振兴战略、全民富裕做出应有的贡献。


P1129163